第(2/3)页 一路上才发现,重要的城池,包括所有的城镇,都有俄罗斯人修建的堡垒,所有人都要向俄国政府纳税,可叹大清怀柔远人,从不向外藩征税,反而赏赐厚重,却保不住番国。长治久安真的是靠人心吗,还是靠俄罗斯人那些堡垒? 去俄罗斯的路途并没有众人想象中那么远,原来他们距离俄国这个异国已经如此之近! 朱珪是做了大量功课来的,虽然没有详实的资料可查,他凭借记忆,回顾了康熙以来,大清和俄国之间的交往,确认并没有太大的冲突,除了大清偶尔用贸易来教训一下这些异国之外,正面冲突并没有。所以朱珪认为,既然没有交兵,那就是友邦,至于贸易嘛,区区财货的事情,想必俄国皇帝也不会在意。 去向一个友邦借兵,这也不算丢人的事情,唐朝还借过大食兵呢。明末江南文人不也想着去日本借兵。想到这里,朱珪反而越发的哀伤,沦落到这个份上,他也是在是不知道大清到底要如何救了。在俄国的辽阔旷野上,只能长叹一声,尽人事听天命吧! 时而骑马,时而坐船,一个月的行程后,莫斯科就出现在了眼前。 俄罗斯的原野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旷字,完全没有中国那些阡陌相连,炊烟相继的景象,但莫斯科城却颇有威严。 俄国人的城墙,俄国人的皇宫,俄国人的建筑,还是有独到之处的。只是都用石头造房子,这工料得几何,难怪俄国人喜欢千里迢迢到中国做生意,居住如此之费,也就只有豪商大贾能住得起了。 沙皇很热情,举办了盛大的宴会欢迎他们,可莺莺燕燕,总是热情的要搂抱亲吻他们的俄国妇女,让朱珪既不适应。 沙皇也很着急,正式会谈第二天就开始了,没能当面直接跟沙皇对话,让朱珪心里很有失落感,对方派出的,是一个专业的外交人员,翻译直接把俄语翻译成汉话,看来对方也做了充足的准备,朱珪来之前还担心无法沟通呢。 对方态度很明确,可以提供军事援助,但是要签条约。 只是对方的口气让朱珪不习惯,竟然说愿意对大清提供保护,只是借兵而已,谈不上谁保护谁吧。对方还提出,要求在大清境内自由经商,果然是夷人,什么都谈买卖。最过分的是,他们竟然要求岁赐(纳贡)两百万卢布。 答应这些条件,他们就愿意派兵两万助战,并且提出了更多的要求。第一,由俄国统帅统一指挥俄军和大清軍队;第二,大清軍队将由俄国派出军事顾问进行训练,并直接指挥;第三,俄国将提供至少十万只步枪用来装备大清軍队。 朱珪强人怒气听完了这些要求,做买卖的事情不是不能谈,虽然华夷大防,让夷人与国人接触的久了,难免沾染乖张习气,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,严防则已,况且中原已经沦亡,不收复中原的话,谈这些都是空谈;至于说保护,那不过是个面子问题,他们说保护那就保护吧。等我大清复国,拥兵百万的时候,他们就知道保护只是个笑话,他们自己都会好意思再提了;他们说的岁赐,也不重要,大清皇帝哪年不赏赐番邦,既然他们甘愿堕落为番邦习气,大清岂会吝啬区区财帛。大宋不也年年给金朝、契丹和西夏岁币吗。只要能复国,这些都可以接受。 唯一不能接受的是,他们说来帮忙训练士兵也就罢了,还要统帅我大清兵马,这真是岂有此理。 朱珪据理力争,在軍队统辖权的问题上僵持不下,最后宁愿提高岁赐,也不愿意让俄国人指挥大清兵马。 第(2/3)页